聚焦三江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 聚焦三江
【“讲好三江故事”职工征文作品】一碗热汤

时间:2025年07月30日 08:26

来源:建三江分公司

作者:张智勇

点击量:

那是个阴冷的冬日早晨,我裹紧羽绒服,缩着脖子往走在大街上。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心里既兴奋又忐忑。服务中心门口已经聚集了几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志愿者,带队的是社区的王阿姨,她正忙着给大家分配任务。

"小何,你跟李奶奶结对子。"王阿姨递给我一张纸条,"老人家独居,腿脚不便,每周需要有人帮忙买菜、打扫卫生。"

我接过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个地址。按照地址,我来到一栋居民楼前。楼道里弥漫着潮湿的气味,墙皮剥落得厉害。我轻轻敲响了三楼右侧的房门。

"谁呀?"门里传来沙哑的声音。

"奶奶好,我是社区志愿者小何。"我提高声音回答。

门开了一条缝,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李奶奶警惕地打量着我,浑浊的眼睛里透着怀疑。"又是志愿者?上次那个拿了我的钱就再没来过。"

我的心猛地一沉。还没等我解释,老人已经"砰"地关上了门。站在门外,我听见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锁门声。

接下来的两周,我每周六都准时出现在李奶奶家门口。有时带点水果,有时只是隔着门说几句话。直到第三个周末,我照例敲响房门,意外地发现门没锁。

"进来吧。"屋里传来李奶奶的声音。

我推开门,看见老人正坐在摇椅上织毛衣。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银白的头发上,竟显出几分温暖。屋里收拾得很整洁,但家具都很陈旧,墙上的老式挂钟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

"会做饭吗?"李奶奶头也不抬地问。

"会...会一点。"我有些局促地回答。

"那去厨房给我煮碗汤。"她指了指角落里的厨房,"冰箱里有菜。"

我走进狭小的厨房,发现冰箱里只有半棵白菜、几个土豆和一小块肉。灶台上的油渍已经凝固,我找了块抹布,先擦干净灶台才开始做饭。

汤煮好的时候,李奶奶已经放下了手中的毛线。我把汤端到她面前,热气在寒冷的房间里氤氲开来。老人慢慢喝了一口,突然说:"我孙子要是活着,也该有你这么大了。"

我的手一抖,差点打翻汤碗。后来我才知道,李奶奶的独子在工地事故中去世,儿媳带着孙子改嫁后断了联系。这些年,她靠微薄的退休金独自生活,渐渐对所有人都充满戒备。

从那天起,我和李奶奶之间仿佛打开了一扇门。我开始每周都去她家,不仅帮忙打扫,更多时候是陪她说话。她教我织毛衣,给我讲过去的故事;我帮她修好坏掉的收音机,下载了她最爱听的评书节目。

春节前的一个雪天,我照例去看望李奶奶。推开门时,发现她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没事,就是有点感冒。"她虚弱地说。我摸了摸她的额头,烫得吓人。

我立刻给社区医院打了电话,又跑去药店买药。等医生来看过,确认只是普通流感后,我才松了口气。那天我一直守在李奶奶床边,给她熬粥、喂药、换冰毛巾。夜深时,老人突然抓住我的手,轻声说:"孩子,谢谢你。"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志愿服务的意义。它不只是简单的帮助,而是两颗心之间的真诚相遇。李奶奶教给我的,远比我带给她的要多得多。

现在每次路过那栋老楼,我总会抬头看看三楼的窗户。有时能看见李奶奶坐在窗边织毛衣,看见我时会笑着招手。而我知道,在那个简朴的房间里,永远会有一碗热汤等着我。

单位:前哨农场有限公司第二管理区

作者:何建卫

  • 建三江党建

    微信公众平台

  • 建三江发布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