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07月30日 08:26
来源:建三江分公司
作者:张智勇
点击量:
今天是我站在洪河农场医院收费窗口的第三十天,嗅着窗外开春的味道,望着道边柳树抽出的嫩芽,听着缴费患者们带着乡音的询问,使我忽然想起七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江时的那场春雨。当时的我还是一名高中生,在新闻里看见总书记捧起金灿灿的稻谷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感叹着时代的变迁。七年时光匆匆流转,当我再一次重温总书记视察时的殷殷嘱托,我仿佛在这工会成立百年历史中,触摸到了北大荒开拓者们的奋斗足迹。
一、在三江脉动中读懂使命
近年来,三江平原的稻浪依旧翻涌如金,但农垦人捧起"中国饭碗"的方式已悄然改变。我工作的洪河农场医院,从当年低矮的二层民房变成如今配备各式先进设施的三层门诊大楼,乡亲们总念叨着"现在做检查再不用往市里跑",上周给退休老职工办理慢性病报销时,他望着医院的宣传栏感慨:"当年我们那会儿垦荒,靠的是人扛马拉;现在建设新三江,靠的是政策春风啊!"这让我想起入职时院长对我的尊尊教诲:"每个窗口都是民生温度计,每笔账目都是改革晴雨表。"
在整理当月医疗票据存根时,我仿佛触摸到了时代的年轮:2018年职工医保异地结算系统上线时的慌乱与欣喜,2021年电子票据全面推行时前辈们戴着近视镜跟学操作时的专注,2023年"智慧医院"平台开通后年轻患者扫码支付的便捷。这些纸页间的变革,恰如工会百年展中那张泛黄的《北大荒人报》——从人拉肩扛到无人收割机,变的是一代代建设者的奋斗方式,不变的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的精神传承。
二、在方寸窗口间传递温度
虽然入职仅月余,但收费窗口的方寸之地已成为我观察民生的“显微镜”。记得某个雪天,一位衣着单薄的老农攥着皱巴巴的现金来缴费,我注意到他合作医疗本上的参合日期还是2003年——那正是我出生的年份,也是新农合政策在三江试点的年份。当系统显示报销金额高出他的预期时,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发亮:"国家没忘了我们这群种地的老汉!"这样的瞬间,让我理解到"收银员"三个字背后所承载的重量:我们经手的不仅是钱款票据,更是政策落地时的民生暖流。这一来一回间不只是现金与票据的简单交换,更是这老垦荒人与新三江青年跨越时代的精神传承,我们虽素未谋面,但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了使命有了延续,这三江盛世也定如他们所愿!
在单位里有句话常被挂在嘴边:"医院里没有小岗位。"同事们数十年如一日地给患者服务的种种事迹让我明白,伟大从来都是生长在这片平凡的土壤里。这段时间里,我每天提前到岗,把零钱按面额码放整齐;下班后跟着同事学习报表打印,她说这是"给岁月以文明"的仪式感。或许我初入社会,暂时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每看着收款单上工整的"收讫"印章,就像看见父亲在田间丈量过的每一垄稻苗,兜兜转转,亦是传承。
三、在细微处看见精神密码
同事阿姨总在闲暇时擦拭她的那台验钞机,那台不知何年购置的老机器漆面斑驳却一尘不染。"但它见证过新农合刚刚启动时的那阵忙碌。"有次系统升级出现卡顿,她便会掏出那泛黄的日记帐本,手写批注里藏着这些年政策变化的轨迹。当我发现她在电子支付普及后仍在更新纸质笔记,突然明白了所谓的传承,就是在新旧更迭中守护那些不该消失的温度。
有次整理桌面,在垫板底发现一张很多年前的门诊收费单。褪色的纸张上,钢笔字工整记录着"某某某 诊疗费5.3元(赊账未付)"这样的条目。脑海里冒出了一句褪色的承诺:"绝不让群众因费用耽误治疗"。此刻窗外传来支付成功的电子语音声,我忽然觉得,从"药费赊账"到"扫码即时结",变的支付方式,不变的是农垦医疗工作者们的初心。
四、在点滴中传递微光
收费窗口的储物柜里,常年备着三副老花镜。当看见大爷大娘不用颤抖着摸口袋找眼镜时,我总会想起入职第一天,同事教我的诀窍:"把窗口医保报销图字再印大两号,那就是最好的志愿服务。"
跟着同事整理柜子时,发现件袖口磨黄的白大褂,胸口印着"洪河医院",还有褶皱但存放工整的零钱。同事说这是上一任医院收银留下的,"看这件衣服还算新,如果有需要就试试合不合身"。如今我们自己的衣物里,有着各式各样的名牌服饰,但都不如我看着这件白大褂来得亲切来的暖心。
五、在时代坐标里锚定方向
去年毕业季来临时,回学校参加龙江青年讲座时,一位教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三江的沃土既要种粮食,更要种梦想。"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这代青年建设者手握的不只是扫码枪和键盘,更是数字时代的"新犁铧"。我期待着某天能参与医疗付费"无感通行"系统测试,憧憬着工会组织的送爱心活动能看到更多身体健康的垦荒前辈,更梦想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能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就在刚刚,我读到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畅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论述时,窗口外的阳光正洒在医院长廊。那些抱着孩子的母亲、搀扶老人的青年、拿着检查单的农民工,他们匆匆的身影让我想起北大荒博物馆里陈列的垦荒犁,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犁铧上的一粒钢,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深耕。当总书记"中国饭碗"的嘱托化作医院电脑屏幕上的报销数据,当工会百年精神沉淀为窗口服务的每个微笑,我知道,这片黑土地上的青春故事,正在续写新的篇章。
单位:洪河农场有限公司医院
作者:于伦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