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10月30日 07:57
来源:前锋农场有限公司
作者:王莹
点击量:
本网讯(王倩 王莹)金秋时节,前锋农场迎来丰收后的静谧。这片位于东北黑土核心区的沃野,刚结束一年忙碌,正悄然积蓄新的生机。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前锋农场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系统化思维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走出了一条质量与效益协同提升的现代农业之路。
数字化管理,让土地“会说话”。“土壤有机质含量稳步回升,pH值趋于稳定……”在前锋农场农业科技中心的显示屏上,每块田的实时数据一目了然。这个农场创新构建“网格化监测+数字化诊断”体系,对土壤养分、结构、生物活性等多项指标进行精准“把脉”。
“数据成了我们施肥、灌溉的‘新农谚’。”农业技术人员介绍。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与智能化灌溉系统,农场实现精准投肥、按需供水,五年来化肥施用量下降近两成,水稻亩产提高约30公斤,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稳步积累。
生态化治理,为黑土“开药方”。面对黑土地退化问题,前锋农场推动治理方式从单一施肥向系统修复转变。秸秆全量还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广泛应用,每年数十万吨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反哺耕地;通过格田改造和节水控灌工程,农田抗蚀保水能力显著增强。此外,农场还积极推广“蟹稻共作”“鸭稻共生”等绿色种养模式,形成自然循环的生态农田系统。化学农药使用量大幅降低,绿色农产品溢价明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目前,农场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已突破40万亩。
制度化保障,构建保护长效机制。黑土地保护离不开制度支撑。农场建立“四级田长制”,将保护责任压实到人、落实到地块,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同时,依托“黑土学堂”等平台,联合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培训,培育了一批扎根一线的“土专家”。此外,农场还与多家高校共建黑土地保护实验室,开展微生物改良、污染治理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沃土生金,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经过多年努力,前锋农场耕地质量持续改善,粮食产能稳步提升,成为黑土地保护实践的生动样本。农场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进科技护土、生态养土、制度保土,让黑土地永远造福子孙后代。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前锋农场正用科技与坚守,书写着一部黑土常绿、粮仓永固的绿色篇章。

一审:冯金明
二审:高鹏飞
三审:任俊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