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江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 聚焦三江
【“讲好三江故事”职工征文作品】鸭绿河畔,建三江精神正燎原

时间:2025年07月24日 07:58

来源:建三江分公司

作者:张智勇

点击量:

在祖国的东北边陲,有一片充满奇迹与希望的沃土——建三江。这里,是北大荒垦区的璀璨明珠,它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拓荒者的足迹;每一缕稻香,都散发着北大荒精神的芬芳。当我们翻开建三江的发展篇章,一段段震撼人心的故事扑面而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奋斗者奋勇前行。

上世纪中叶,为响应国家开发北大荒的号召,一群热血儿女毅然告别家乡,奔赴这片荒芜之地。建三江,彼时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冬季,狂风裹挟着暴雪,气温骤降至零下四十度,大地被冰雪严密封锁;夏季,蚊虫成群结队,沼泽暗藏危机,每走一步都充满艰辛。

转业军人李大山便是众多拓荒者中的一员。初到建三江,他和战友们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住所,他们就用树枝和茅草搭建简易的窝棚;缺乏食物,就靠挖野菜、打野味充饥。即便条件如此恶劣,李大山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在开垦土地时,坚硬的冻土常常让铁锹卷刃,他的双手磨出了血泡,血泡又变成了厚厚的老茧。但他和战友们凭借顽强的意志,硬是在荒原上开辟出了一片片农田。

像李大山这样的拓荒者,在建三江不计其数。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将沉睡千年的荒原改造成了生机盎然的米粮仓。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三江并未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是积极拥抱科技,开启了农业现代化的新征程。农业技术员王雪,毕业后便投身到建三江的农业建设中。她深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率低下,决心利用所学知识,为建三江的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王雪和团队成员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成功引进并推广了智能化农业管理系统。如今,在建三江的农田里,无人机翱翔天际,实时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卫星定位系统引导着大型农机精准作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资源消耗。在科技的助力下,建三江的粮食产量逐年攀升,农业质量效益实现了质的飞跃。

这种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精神,正是北大荒精神中“勇于开拓”的生动体现。建三江人凭借着对新技术的敏锐洞察力和大胆实践,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

在建设建三江的过程中,无数人舍小家、为大家,展现出了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基层干部张勇,在妻子分娩时,正忙于处理农场的防汛工作。面对家人的埋怨,他满心愧疚,但依然坚守岗位。在他看来,农场的安全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利益,个人的得失与集体利益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张勇这样默默奉献的人,建三江才能在一次次的挑战中化险为夷,实现繁荣发展。他们将个人的命运与建三江的发展紧密相连,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北大荒精神的深刻内涵。

建三江的故事,是一部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奋斗史,北大荒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灯塔,照亮了建三江发展的道路。在新时代,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的历史使命。

无论是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还是在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我们都要以建三江的拓荒者为榜样,让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勇前行,续写建三江更加辉煌的篇章。

单位:鸭绿河农场幼儿园

作者:赵春雨

  • 建三江党建

    微信公众平台

  • 建三江发布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