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10月27日 08:55
来源:青龙山农场有限公司
作者:于润涵
点击量:
金色稻浪渐息,红色身影正忙。在青龙山农场的粮食晒场上,金黄色的稻谷堆成了小山,身着红马甲的“党员护粮服务队”成员正仔细测量粮堆的温度和湿度,成为秋冬季里最温暖的风景。
随着秋收战役圆满收官,青龙山农场党委立足“党员服务促新粮销储”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禾苗行动”从晒场管理、安全防护到销储服务贯彻始终,全力以赴帮助种植户排忧解难,擦亮“红色稻路”党建品牌,谱写企业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细化晒场管理
筑牢新粮“安全锁”
“新稻谷由于粮温和水分较高,应每日适时通风,降温降水,同时要避免粮堆过大,这样更有利于散发粮堆湿热,以防结露。”清晨六点,党员魏占丰手持水分测定仪逐堆对新粮测水、测温,综合分析后,为种植户提出专业指导意见。
在这个农场的粮食晒场,“党员服务队”队员们肩负着双重角色——既是严格的“监督员”,更是专业的“技术员”。面对部分种植户缺乏科学储粮经验的问题,队员们手把手教学倒堆、通风技巧,建立完善的粮食管理台账,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标准、集中存放、专人看护,有效降低粮食降等、霉变和坏粮风险。
为全面提升粮食品质保障水平,党员服务队创新实施“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制度,每天开展两次定时巡查,重点监测粮堆温度、水分变化,并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指导种植户调整晾晒策略,组织人力协助种植户进行摊晒、倒堆、通风等降温处理,确保每一粒粮食都得到妥善保管。
强化综合保障
织密冬季“防护网”
安全是粮食储存的生命线。农场牢固树立“防早、防小、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建立严密的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措施,设立日常巡查制度,组织党员、志愿者扎实做好粮食安全保管、安全存放、安全巡查等工作。巡查人员重点查看晒场、值班室消防设施是否完好、粮食堆垛是否稳固、用电线路有无老化破损、安全教育签字是否齐全,并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整改,确保隐患动态清零。
20个移动式沙箱、30个一氧化碳报警器、加固处理破损或松动围栏达500延长米……为确保新粮存储无损失,农场坚持“严标准、实举措”,对晒场的场地、监控、消防等设施展开维修保养与安全检查。“我手里拿的是一氧化碳报警器,当室内煤烟浓度过高时,它就会开始报警,每5秒响一次,每次响4声,听到响声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打开门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随后人员撤离到室外。”党员王永鹏一边安装一边讲解报警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同时,农场秉持“未雨绸缪”思想,完善细化降雪极端天气的应急预案,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多方位构筑起冬季粮食销储与人员财产的安全屏障,为新粮顺利销储变现保驾护航。
优化销储服务
铺就增收“快车道”
新粮有了好收成,更要保证好收入。自第一车新粮运抵晒场以来,“党员护粮服务队”便持续关注市场动态,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及时宣传最新粮食市场形势、价格趋势等粮食销售相关政策,在党员与员工及种植户之间架起“连心桥”,引导种植户适时适价售粮、科学储粮,实现信息化、服务化惠及于民。目前,已累计开展助农服务140余次。
“为减少新粮销售后期竞争压力大、管护费用投入多等不良因素影响,我们坚持晒场管理与粮食销售‘齐头并进’,在提高储粮管护水平的同时,积极引导种植户择机售粮。”第十管理区主任宋云龙说。
在此之上,为彻底破解“卖粮难、卖价低”问题,党员服务队化身“市场红娘”,精准把握新粮上市需求高峰的有利时机,积极搭建种植户与收购企业的对接桥梁,队员们每日跟踪发布天气预警信息,确保收获的粮食不捂粮、不霉变,让种植户能够销售明白粮、放心粮,真正把“好收成”变成“好效益”。
金黄的稻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党员护粮服务队”的身影穿梭其间,青龙山农场的新粮销储工作稳定有序推进中。从细化晒场管理到强化综合保障,从精准对接市场到多元销储服务,红色的旗帜始终在“走好为民服务之路”的第一线高高飘扬,把“红色稻路”上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职工群众,为保障粮食安全注入源源不断的先锋力量。(于润涵)


一审:冯金明
二审:高鹏飞
三审:任俊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