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都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米都要闻
躬耕沃野蹚新路 现代农业绘新景

时间:2023年05月04日 08:27

来源: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

作者:葛艳晶

点击量:

——建三江分公司加快推进科技农业发展工作纪实

春风拂面,生机盎然。在建三江分公司广袤的田野上,阡陌纵横,到处呈现着生机与活力。在这里,一项项农业规划振奋人心,一个个农业项目加速推进,一个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勃发生机,农业发展日益壮大,特色农业遍地开花,现代农业异彩纷呈......一幅“农”墨重彩的壮美画卷在建三江大地徐徐展开。

打造“三江标准 提升粮食产能

科技潮涌,数字三江。水稻从一粒种子的萌发,全程闪烁着科技的光茫。走进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第一管理区农业示范基地集中育秧大棚,一颗颗亭亭玉立的水稻秧苗,嫩绿如新,长势喜人,处处焕发着盎然生机。此时,棚区管理员杨白斌和种植户张伟一起附下身子查看育秧棚内的水分和温度......

“以往我们都是自己在地里浸种催芽,温度掌握不好,出芽参差不齐,既费事又耗时。自从这几年用上了叠盘暗室育秧,我觉得特别省心、安全和方便。”谈起叠盘暗室育秧的好处张伟赞不绝口,“你看这秧苗长的多壮,就等着插秧了......”

随着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科技已经在农业生产各环节发挥主导作用。智能化叠盘育秧工厂是以叠盘育秧技术为核心,集成水稻种子温汤浸种消毒杀菌、智能双氧催芽等先进技术设备,应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智能控制手段实现的高精度流水线作业

今年建三江分公司通过组建专业管理和技术团队,积极推广温汤浸种、智能浸种催芽、基质土改良、秧田智能管控、硬盘摆盘机和起盘机等创新技术集成和应用,实现育秧生产全程机械化,亩减少用种量10%,亩节本25元,解决了育秧成本高、水平参差不齐、自然风险大等难题。同时,分公司将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以案例讲解、实操分析、技术对比等方式,对工厂化育秧技术和作业规程进行详细讲解,加快推进新技术落地。目前,分公司已建水稻叠盘暗室育秧基地197处,配套设备1170套,硬盘1400万张,累计应用面积90万亩。

加快智能应用 提高作业效率

在今年的分公司党委(扩大)会议工作报告中提出,加速“中国绿色米都”向“中国现代农业之都”的蝶变跃升。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业智能化、数字化如雨后春笋,在建三江分公司各农场逐渐涌现出来。

“我们农户对智能化农机、数字化农业的需求,以前是可有可无,现在不仅成为刚性需求,而且要求好用、管用。”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种植户刘建国边与记者交谈边轻轻按下手机上的操作按钮,只见田间的一台无人搅浆平地机便自动启动作业,直行、转弯、掉头,动作连续、干净利落,无人搅浆机走过之处,黑土和水均匀地掺混在一起,水田变得平整,就像一片池塘,波光粼粼。

刘建国告诉记者,无人搅浆平地机的操作几乎零门槛,只需在手机上进行操作,一台机车一天便可整地作业百余亩。相较于传统驾驶,既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还能让作业更标准、有效增加粮食产能。

科技让种植户从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变今年,建三江分公司对现有平台进行整合,构建了横向打通“智能感知—智慧决策—精准实施”跨域业务断点纵向贯通“分公司—农场—种植户”的一体化平台,围绕主要农作物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等方面进行技术延伸,在现有七星、创业、二道河、红卫、勤得利、胜利6个智慧农场基础上新增洪河、前进两个成果转化应用实践基地,无人化农场数量达到8个。同时,分公司通过农业要素的数据化采集、可视化展现、智能化决策,构建以绿色高效为特征的“数字农业”管理体系,将北斗卫星、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环境感知等现代技术,绑定到传统农机技术上,实现农业耕、种、管、收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无人化,助力“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截至目前,分公司拥有智能农机22325台(套),其中,无人驾驶机具290台(套)、辅助驾驶机具22035台(套),2022年实现水旱田耕种管收少人、无人化作业达851.56万亩。集成推广应用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农业创新技术22项,实现亩节本增效150元左右。

强化辐射带动 助力乡村振兴

一个个跳动的数字,一个个满意的笑容,建三江书写着全面推进农业强国和乡村振兴的答卷,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业现代之路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让农业产业更加有奔头。

2022年,一组数据让人欣喜,建三江分分公司先后深入富锦、同江、抚远、饶河等地进行耕、种、防、收单环节、多环节作业,超额完成各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面积223万亩次。在富锦市、同江市建设了3处全程托管示范田,并多次开展社会化服务培训、示范田展示现场会,经过一年的实践,示范田亩产均比往年提高100斤以上,形成了政府支持、基层希望、农民收益、农服发展的良好局面。

“春天种子化肥统一供应就便宜不少,除草时间精准又减少了一遍药剂使用,产量还比往年高了快100斤,今年我家的地还要托管......”孙国辉是抚远市通江乡东发村的种植户,去年将1000亩水田托管给了前哨农场农服总站,充分享受到了标准化种植的优势和节本增效的“甜头”。

2023年,建三江分公司按照集团“双百双千”工程要求,以“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服务宗旨,所属的各农场有限公司积极与辖区周边县乡对接、洽谈,严格按照“区域农服+合作社+农户”“区域农服+村集体+农户”等生产托管模式,共同打造15个省内示范点,共计15526亩。

建三江分公司坚持垦地“一盘棋”发展思路,依托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产业体系健全的优势,创新提出“区域农服+合作社”、“区域农服+农场”、“区域农服+政府组织+村集体+合作社”服务小农户的3种托管模式,为周边属地农户提供全程保姆式托管、半程菜单式点单托管服务,探索出了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建三江模式”,有效促进了农民致富、农业增效、粮食增收。目前,建三江分公司各区域农服总站,通过集中统一采购生产资料,对农业投入品进行“统供”,为周边农户提供质优价廉的农业投入品;派出各种大中型农用机械、植保无人机,围绕耕、种、管、收、储、运、加、销等方面,开展单环节、多环节作业,并针对需求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建三江分公司必将锚定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深耕“数字农田”,全力打造智慧农业先行区,以现代农业的“智慧样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三江力量。(葛艳晶 高鹏飞)

 

 


一审:冯金明

二审:高鹏飞

三审:任俊青

  • 建三江党建

    微信公众平台

  • 建三江发布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