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江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 聚焦三江
【“讲好三江故事”职工征文作品】星星草与蒲公英

时间:2025年08月15日 08:03

来源:建三江分公司

作者:张智勇

点击量:

3月清晨的七点半,我站在浓江幼儿园的走廊里,看着孩子们背着小书包蹦跳着走进教室。他们的棉鞋上沾着黑土,羽绒服口袋里鼓鼓囊囊装着自家晒的樱桃干。窗台上的玻璃罐里,去年秋天采的星星草标本正在晨光中舒展银白的绒毛,这是我们班"垦荒记忆角"的第一件展品。

一、荒原上的蒲公英

二十年前,我跟着家里人从山东老家来到建三江。记得火车在松嫩平原上奔驰时,爷爷指着窗外说:"看,那就是北大荒。"窗外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偶尔闪过几栋红砖房。母亲抱着我在车厢连接处呕吐,她的妊娠反应和火车的颠簸一样剧烈这时候我才知道,我有弟弟了。后来在大人的谈话中我知道了,我们一家是响应号召,来开垦这三江万亩良田时,而浓江农场正是最终的目的地,爷爷带着父亲带着我们,在这片1.24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扎了根,每天都在书写着新时代的垦荒故事。

我在农场学校度过童年。教室是学生们出钱集资合建的,是农场里为数不多的几栋楼房,而边上是还未开发建设,一片荒凉的草地,五年级的自然课上,王老师带我们去看试验田。在一片泛黄的稻苗中间,几株深绿的稻穗格外显眼。"这是咱们建三江农科所新培育的新品种王老师蹲在地头,用树枝在泥土上画着根系图,"就像你们这些小蒲公英,在哪儿都能扎根。"

二、星星草的约定

2016年从师范大学毕业后,我选择回到浓江农场当幼师。报到那天,园长带着我了解了建三江农业馆。全息投影里,1958年的垦荒队员与2023年的农机手在稻田里"相遇",北斗卫星与地窨子的灯光在虚拟空间交织。"现在的孩子很难想象,他们的祖辈曾在零下40度的雪地里搭马架子。"园长说着,指着电脑里展示的画面,从玻璃柜里取出的一株星星草标本,"这是垦荒老连长当年在抗洪抢险时发现的,这种植物根系能固沙,生命力特别顽强。"正好我这有些种子,分你一部分。

我把星星草标本带回教室,和孩子们做起"种子旅行"实验。我们在花盆里模拟荒原、沼泽、黑土地三种环境,观察星星草的生长。4岁的贝贝每天都要给花盆量高度,用歪歪扭扭的字记录:"星星草比昨天高了一毫米!"三个月后,当所有花盆都长出翠绿的幼苗时,我带孩子们去参观农场的温室大棚。在自动灌溉系统前,美琪突然说:"老师,机器人浇水比星星草还厉害!"

三、稻穗上的课堂

每周五下午是我们的"北大荒主题活动时间"。退休的张爷爷常来给孩子们讲当年的经历。他展示泛黄的工票本,教孩子们认识"人拉犁""地火龙"这些老物件。有次讲到1969年的洪灾,张爷爷突然哽咽:"为了保住种子库,我们连队三十个小伙子手拉手站在洪水里,用身体筑起人墙......"教室里一片寂静,小淘淘突然跑过去抱住张爷爷,把自己最爱的樱桃干塞进他手里。

去年春天,我们在幼儿园开辟了"种植园”孩子们轮流担任"田长",观察土壤湿度,适当浇水,用卡通锄头松土。当看到自己种的小稻苗破土而出时,美琪兴奋地举着放大镜说:"老师,稻叶上有露珠!像星星草的眼泪!"秋收时节,我们把收获的20斤稻谷送到粮库,保管员李叔叔特意给孩子们展示了北斗溯源系统:"看,每一粒米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就像你们每个人都有成长档案。"

四、飞向未来的蒲公英

今年元旦,我们班策划了"写给2035年的信"活动。孩子们用彩纸折成小飞船,写下对未来的想象:"我想发明会飞的收割机""我要当给稻子看病的医生""我要种出会发光的水稻"。我把这些信封存在幼儿园美工室的“时光胶囊"里,和张爷爷当年的工票、父母的农技展示照片放在一起。

开学时的北大荒主题活动时,通过观看视频带领孩子们了解了建三江农科所,在基因实验室的玻璃幕墙前,研究人员正在培育抗寒稻种。美琪小朋友突然指着显微镜里的DNA链说:"老师,这像不像星星草的根?"研究员阿姨笑着送给每个孩子一粒特殊的稻种:"这是用北斗卫星搭载过的太空稻,你们可以叫它'星稻'。" 观看完纪录片,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了起来,我也想要这个水稻种,我要把这个消息告诉爸爸,让爸爸也去购买这样的水稻种……

放学时,夕阳把整个农场染成金色。我看着孩子们蹦跳着跑向各自的家,他们的羽绒服上沾着星星草的绒毛,像一群即将起飞的蒲公英。春日的暖阳应在大地上,积雪也在慢慢融化,金属机身反射着晚霞,仿佛是半个世纪前那把燃烧的火把,属于北大荒的春天已经来临,人们也都开始做着唤醒黑土地的准备工作,新时代的阳光继续照亮这片土地。

晚上备课间隙,我翻开《北大荒文学集》,读到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窗外,农场的灯光与天上的星光连成一片,恍惚间,我看见王老师、爷爷、父母,还有我的孩子们,在时光长河中携手前行。他们播下的不仅是稻种,更是永不熄灭的垦荒火种,在每一个春天苏醒,在每一个收获的季节绽放光芒。

单位:浓江农场幼儿园

作者:牛楠楠

一审:冯金明

二审:高鹏飞

三审:任俊青

  • 建三江党建

    微信公众平台

  • 建三江发布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