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03月14日 14:45
来源:创业农场有限公司
作者:宋玉慧
点击量:
晨光微熹,北疆早春的寒风仍带着凛冽。年近花甲的王金河带着灌区二期的相关资料急匆匆踏上了去哈尔滨的火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日期,由于国家文件的要求,需要重新进行修改,为了不耽误项目前期工作的推进,他带着简单的行李和老伴偷偷塞进行囊的降压药第一时间向省城赶去。这是他在勤得利灌区工作的第17个年头,距离退休还有5个月。
凿渠引水铸丰碑:在荒野中勾勒惠民蓝图
为了破解制约水稻种植业发展的水的问题,建三江管理局领导班子决定推进灌区建设,利用地表水灌溉,为三江稻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2008年,44岁的王金河从鸭绿河水务局调任勤得利灌区,参与勤得利灌区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同年9月,勤得利灌区开工建设,那时,管理局水利专业人才不多,业务尖子更是凤毛麟角。
但是灌区的建设不等人,王金河一边学习业务、一边与设计单位对接,他常常是晚上核对图纸资料,白天深入到图纸上标注的建筑位置踏查情况,核实设计的科学性。地图上普普通通的一个位置,王金河经常需要在荒草丛生野外走一两个小时。进入施工阶段,王金河更是成了工地上的“巡视员”,施工方的技术员张伟笑称“老王比工程监理都厉害,哪块什么质量标准门清”,王金河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灌区将来是要给老百姓服务的,质量一定要过硬,我们要把它打造成百年工程”。质朴的语言,反映着一位灌区建设者如清泉般的初心。
灌区建成达效,勤得利灌区44万亩水田喝上了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的纯天然江水,温暖的江水不仅帮助种植户提高了水稻产量,更让职工群众脸上溢满了幸福和希望。
智启活水润桑梓:于困境中破解节流密码
灌区运行,最费钱的就是电。勤得利灌区运行一年,电费支出就达到900余万元,相比单一收入的灌溉费和灌区日常名目繁杂的支出,高额电费支出成为勤得利灌区运行的困扰。如何降低电费支出,对于保证勤得利灌区的高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王金河把如何节约电费成本当作一个课题来进行攻坚,从勤得利灌区的丘陵地形带来的供水特点、灌区设备的运行能耗、农业生产周期性用水到末端用水的情况,每一个环节王金河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
由于勤得利灌区处于丘陵地带,供水渠道为坡降走势,每隔一段距离都会设置一个节制闸,用来保持运行水位。原先采用漫灌的形式为勤得利、鸭绿河农场供水,存在着机组压力大、供水时段用水种植户数差异较大、由于渠道距离长末端用水得不到保证等问题。王金河提出了“轮灌调度法”的方法,灌区运行人员与农场管理区协作,组织种植户分时段集中灌溉,按照不同渠道的供水方向,每两天进行一次供水渠道的轮换。这样一来,对种植户来说,满足水稻生产阶段用水需求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末端供水的质量;对灌区运行来说,在降低机组运行压力的情况下,灌区渠道有效运行水位得到了长时间的保障。经过尝试采用“轮灌调度”法,勤得利灌区年均节约电费100多万元。
在现有灌区运行模式下,不断探索突破,王金河开启了灌区节本增效的新路径。成绩的取得来源于他对灌区运行管理长期的观察和总结,更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为灌区未来谋发展的拳拳之心。
破解难题显担当:以专业精神填平技术鸿沟
勤得利灌区取水口位于黑龙江支流江叉口,江水携带的泥沙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严重影响了从取水口进入引渠的江水量。丰水期进入引渠的水量还比较充沛,其他时段水量不足时,进入泵站的江水中夹杂着许多泥沙碎石。现行设备没有考虑到江水中泥沙的影响,没有配备相应的水泵密封件,泥沙可能侵入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破坏密封面光洁度,导致密封失效,引发泄漏或泵体进水。为保证来年供水,王金河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申请升级维修水泵蝶阀,增加密封零件,防止泥沙进入,升级结束后赶在春灌开始前完成了设备的安装。
虽然解决了设备的问题,但是供水量上不去这个问题萦绕在王金河心头。勤得利灌区二期筹划初期,他就拉着领导到渠首站现场踏查,分析问题的严重性,研究整改方案,争取在二期建设中解决这个问题。
王金河以高度的责任感为灌区的运行发展呕心沥血,见微知著、为民谋深远,发现和解决灌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担当之心践行职责,用实干之举书写忠诚。
银发生辉照征程:用一缕辉芒书写坚守誓言
2023年启动的灌区二期前期工作,让本该筹备退休生活的王金河又开启了“连轴转”模式。作为项目前期工作组的主要负责人,从设计单位招标、签订合同到可研阶段各要件的组卷审批,每一个环节都有他忙碌的身影。由于灌区事业法人到期,当时灌区有限公司法人尚未批复,不能担任合同的甲方,王金河不厌其烦地与上级单位沟通,最终由分公司与设计单位签订合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期间,国家关于土地政策有新的变化,各级政府部门对政策的解读不一致,导致土地预审推进缓慢,王金河在省厅部门、国家部委之间反复咨询确定后,再由设计单位进行修改相关材料。年近60的他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一个材料的批复往往要跑十多个部门,有时候由于管辖权变更还需要重新办理。这样的反复修改、推翻、再修改,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年轻的下属李杨有一次忍不住问王金河:“都快退休了,这么累,图什么?”,他总是微微一笑“站好最后一班岗,虽然不能参与二期的建设了,但是把前期工作做扎实了,灌区二期建好以后,更多种植户能用上江水比啥都强”。
择一业,终一生,水到渠成处,自有稻花香,2019年-2020年王金河连续两年被北大荒集团评为先进个人。十七年来,他是见证者,更是建设者;是传承者,更是创新者。年逾花甲,初心不改,让绵绵江水惠泽百姓,让浩浩水韵滋养三江大地。王金河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北大荒灌区水利建设者的无悔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