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江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 聚焦三江
【“讲好三江故事”职工征文作品】黑土地上的绿色火焰

时间:2025年08月12日 08:03

来源:建三江分公司

作者:张智勇

点击量:

孟夏时节,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春日的料峭风寒刚刚远去,来自黑土地的馈赠早已悄然在北国大地上酝酿着新的生机。我总要来看看它,来看这片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我深深爱着的建三江。这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且留恋的地方,来到这里的许多人会被它吸引为它回味,甚至心甘情愿成为黑土地的儿郎。于是,我慢慢咂摸出了北大荒黑土攥一把能出油、插根筷子能发芽的真正况味。

我是在建三江长大的孩子,一家人始终相守在这里,黑土地见证了我从牙牙学语的小童长成一个高高大大的小伙子。我对脚下这片黑土地似乎有着一种割舍不掉的情感,小时候,我玩耍在田间地头、长大后,我工作在田间地头,熟知这里的一切。走出稻田,慢慢往家走,身旁的稻田地如同与我血脉相连的家人,不论我何时侧目,他永远守候着我。早些时候,农人已用插秧机将嫩绿的秧苗插进水田,整片稻田像铺满了细碎的绿玻璃,漂亮极了。我弯下身拍了数张照片,我最爱这孟夏稻田里的绿意,这些年,不知拍了多少张,但拍不够,看不够,这份绿意象征我心中燃烧着的绿色火焰,代表着“生机和希望”。刚毕业的那几年,挫败和迷惘差点要把我穿透,我心中隐隐不安,感觉那团绿色火焰快要熄灭了。于是,我选择回到黑土地的怀抱,为自己寻觅那团绿色火焰,去见证更多人心中的绿色火焰。

我是听着老一辈农垦人讲述三江故事长大的孩子,小时候不太懂什么叫做奉献与伟大,只是听着听着那些故事,我就会不自觉流出眼泪。一边回想着往事,一边打开了家门,父亲母亲都在家里,屋里热气腾腾的,像极了儿时家里灶台上熏得油,暖洋洋的。哦到饭点了,父母招呼我吃饭,饭桌上父亲问我去了哪里,我告诉他去了稻田,稻苗都长的特别好,绿油油的,我还拍了照片,一边说一边拿给父母看。母亲笑着说你这孩子从小咋就喜欢那绿色的小苗儿呢,别人都喜欢秋天金黄金黄的稻穗,看着喜人。我笑着说是啊,我太喜欢小绿苗了。父亲这时下了桌,手里拿着一本外皮已经有些陈旧的相册回来了,翻开半本,找到那收集着稻田身影的一张张老照片,他让我和母亲看,我翻过这些照片,其实我先前已经看过无数次。父亲指给我看其中一张,那是年轻时的父亲母亲与小小的我,我们仨站在稻田外侧的合影,老照片已经有些斑驳和泛黄,我也早已忘记拍摄这张照片时的场景,但我依稀能看出这是初夏的稻田。父亲感慨的告诉我,他年轻时和我一样,最喜欢的就是那嫩绿嫩绿的小苗儿,看着那小苗儿就好像一天的疲惫都没有了。父亲是个真真正正的农民,几十年如一日的脸朝黑土背朝天,将他和母亲的一辈子都献给了这片三江平原,我年少时对父亲的印象始终是他早出晚归去田间地头的背影,再苦再累也依然乐观,带着东北大汉特有的直爽与幽默。我记得小时候父亲就告诉我,不要踩稻苗,它们是有生命的,要爱护它们,家里有关稻田的所有照片,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没有一张是人站在稻子上的。我看着父亲的侧脸,他的脸颊早已爬满了皱纹,可是眼睛里却依然泛着光,似乎还掺杂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水汽,我明白了,父亲深爱这片黑土地,这是独属于父亲心中的绿色火焰。父亲始终用他的身体力行感染着我,并在我心底埋下了绿意的种子。

我发现我好像对寻觅绿色火焰的这件事情着了迷,我开始收集北大荒的那些黄金岁月,更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曾经的荒原大地,是如何变成如今这番欣欣向荣、绿意盎然的建三江的呢?答案就在这些真实的故事里。

迟子祥,一个外行出身的军人,却在北大荒的农机维修领域里书写了传奇。没有专业知识的他通过自学逐渐掌握了拖拉机的复杂构造与维修技巧。付出就会有回报,在他的努力下,原本需要长时间等待专业人员修理的故障,逐渐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那一台台坏机车、一件件坏农具被迟子祥带领着修理工们修好了,及时地投入了春播并保证了农时。别人心疼他太辛苦,劝他别干了,可他说农时不等人啊,修完了再歇着。他的故事在一代又一代的北大荒人心底埋下绿意的种子,面对困难不退缩,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星星之火已然成了燎原之势。

这些故事里,有一个女性角色让我印象极其深刻。年仅14岁的刘瑛,怀揣成为拖拉机手的梦想踏上了北上的列车,在这个男性主导的领域,年纪轻轻的刘瑛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学习驾驶技术,最终驾驭着庞大的拖拉机在北大荒的田野上驰骋,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拖拉机手。她在这片黑土地上耕耘大半生,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尽数献给了北大荒。去年,将近90岁高龄的她再次回到北大荒,目光所及之处是各种现代化大农机与充满绿意的万亩良田,这位“云雀姑娘”在这一片生机勃勃中乐呵呵地向后辈们讲述着那些年北大荒的故事。共和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的事迹是埋在她心底的绿意种子,刘瑛以勇于开拓与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点燃了她心中的绿色火焰,七十七年,经久不灭。

在这片桀骜不驯的黑土地上,像父亲、迟子祥和刘瑛这样一代代的垦荒人与垦荒英雄太多太多了,他们怀揣着心底的绿意种子,走了很长很长的泥泞道路,艰苦奋斗了一辈子,直到种子迸发出能量,变成熊熊燃烧的绿色火焰,这团绿色火焰的名字就叫做北大荒精神,由此,北大荒才能变成北大仓。

我看着眼前的各种有关北大荒的资料渐渐回了神,心里更清楚自己当初选择回到家乡是做了一个怎样正确的决定。曾经的荒原大地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有着现代化、科技化、生态化、人杰地灵的新型垦区。我生在一个好时代,先辈已为身为新一代农垦人的我们栽下无数棵树木,积累无数个试错出来的宝贵经验,党和政府更是始终坚持弘扬北大荒精神,大力推动着建三江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一切都在向好,日新月异这四个字浮现在我的脑海。而我心中那曾经快要灭掉的最后一丝火苗,已然变成了声势浩大的绿色火焰,火光将我的整个心房照亮,于光明中,我摸到了未来的部分样子。

我收拾整齐,信步走去单位,途中遇到了戴着蓝牙耳机的同事,我上前拍拍他的肩膀笑眯眯地说早上好啊,他拿下一只耳机也笑着对我说了同样的话。我问他在听什么呢,他说是一首老歌,关于北大荒的,并递给我一只耳机让我一起听。我们俩肩并肩的继续往单位走着,耳畔响起了殷秀梅那醇厚明亮的歌声“北大荒啊我爱你,爱你那广袤的沃野,爱你那豪放的风姿,几十年风风雨雨,我们同甘共苦在一起,一起分享春光的爱抚,一起经受风雪的洗礼...”,此时此刻,阳光明媚,微风阵阵,还未长成的嫩绿稻苗随风摇曳,我走进单位大门,门口展示架摆放着一些照片和农业前沿资讯,有的是无人机正在进行航化作业,有的是技术人员在给农户培训现代化的种植知识,还有的是有关“三大一航母”战略的各类资料。北大荒精神由此在我心中具象化,绿色火焰势如破竹地游走在我的全身,那一刻,于歌声中,我终于看清了未来的全部模样,我再也不会担心,心中的绿色火焰熄灭了,它将永远扎根于这片黑土地上,再不动摇。

单位:洪河农场有限公司第八管理区

作者:杨京宇

一审:冯金明

二审:高鹏飞

三审:任俊青

  • 建三江党建

    微信公众平台

  • 建三江发布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