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08月13日 08:49
来源:大兴农场有限公司
作者:李三江
点击量:
记忆中的孩童时代,家家都是平房,有的红砖白瓦,有的土墙草盖。相同的是每间房屋顶部都有一个高高耸立的烟囱,迎着晨光,伴着落日余晖,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一片人间烟火气息。
那个时候很快乐,大人们似乎也很少烦恼,对于小孩子,虽没有足球、篮球,更没有电子游戏,但依然玩的不亦乐乎。一个口袋,一个冰尜就能玩一整天。
本能也许是天生的,老鼠会打洞,鱼儿会游泳,人类的幼崽似乎与会打洞的动物有些相似,冬天挖雪洞,夏天又把柴垛内部挖的四通八达。那时还没有水田,肥沃的黑土地上几乎都是小麦和大豆。每每和小伙伴躺在麦田里仰望天空,竟然会幻想在湛蓝天空中的“棉花糖”一样的云朵里钻出一架“飞碟”。“飞碟”纵然是没有了,倒是和小伙伴一起放飞的风筝经常挂在天上,有时候会一头栽下来,似乎预示着我的飞碟梦的破碎。
不得不说,人类是伟大的,单从房屋建筑上就不难看出,从原始人类的居无定所到现在鳞次栉比的高楼,我们是进步的。同时我们人类的思维方式也在进步,也许是出于美观考虑,在改造老旧平房的时候,人类再次展现了灵活的思维方式,把靠近外端的四面平房全部改造成楼房,剩余的平房围在中间,看起来有点大城市的城中村的感觉。也像是一个缩小版的古城,四周的高楼就是古代城市的城墙,中间低矮的平房就是城区,稍有区别的是古城之中尚有二层或三层小楼,而我们没有。不过还是要感谢这一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让很多人的记忆得以留存。风烛残年之余还可以来到生他养他的老房子里面看一看,虽没能成为名人故居,但夕阳西下,能坐在老房子的屋檐下忆往昔,也别有一番滋味。
“邻里”一词我想了想,他不仅是方位名词,更多的代表着一种关系。平房时代的邻里关系特别融洽,时常走动,即便有栅栏,一天也要跳过去三回。住上楼房后,门与门的距离不过咫尺,但几乎不走动了,更有甚者做邻居几年都不知道对方姓名。有人说是金钱的原因,还有人说是人情淡薄的原因,但我认为就是房子的关系,因为楼房没有烟囱,缺少了人间烟火。
一审:冯金明
二审:高鹏飞
三审:任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