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都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米都要闻
前锋农场全周期赋能见实效 粮田活力再迸发

时间:2025年07月28日 08:18

来源:前锋农场有限公司

作者:白雪

点击量:

本网讯 (白雪)今年来,前锋农场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粮食安全核心任务,构建“建、管、维、用”全周期管理体系,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青龙山灌区工程深度融合,让119万亩粮田迸发强劲活力,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共建强基, 筑牢粮食生产“硬骨架"。农场统筹推进8万亩高标准农田(总投资1.9亿元)与74万亩灌区(总投资7亿元)建设,成立专项联合指挥部,党委书记牵头挂帅,在项目一线设立临时党支部,推行"党委定方向、支部抓攻坚、党员包地块"工作机制。通过整合农业、水利、国土等部门力量合署办公,实现工程规划、建设、验收全流程协同,从源头避免重复施工,为粮食生产筑牢"田、水、林"配套的硬件支撑,为工程推进注入红色动力。

管护提效,织密设施运行"防护网"。工程竣工即启动"资产终身责任制",构建"红色管护网"。将沟渠、路站等"不动资产"纳入管理区网格,签订《管护责任状》明确管理区主任主体责任;灌溉设备等"可动资产"与种植户签订《管护协议》,实现责任到岗到人。设立36块"党员先锋责任田",由党员骨干担任"网格长",带领管护员开展日常巡查、动态维护;依托"农田设施网格化管护数据库",扫码即可查询设施状态、管护记录及责任人,目前管护响应时间缩短至 2 小时内,效率提升 60%。

传技赋能,破解运维保障"老大难"。为提升设施运维能力,农场规范制定"申请一 审核 一 拨付"维修流程,严格落实"谁损坏、谁赔偿"制度;推动指挥部临时党支部与管理党支部"结对共建",组织技术型党员下沉一线,通过"技能培训 +师带徒"模式,开展灌溉设备维护、电路检修等技能培训4 场,覆盖120余名管护员,使基层自主完成日常维护率提升至80%,形成"自主维护、快速响应"的良性机制。

用出实效,拓宽农户增收"致富路"。农场坚持"建管并重、效益优先",推动设施利用与增产增收深度衔接。通过高标田“ + 黑土地保护”提升土壤肥力,“+精准灌溉”节水 20%以上,“+科技赋能”推动单产提升;建立"管理区管护主干设施、种植户维护田间支线"的共享机制,土地流转时实施"红色安检",确保设施完好及责任无缝交接。目前,融合工程区水稻预计亩增产超100斤,机械化率达98%,让粮田产出效益实实在在惠及农户。

下一步,前锋农场将持续深化全周期管理模式,强化党建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以更精细的管理、更扎实的举措,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屏障贡献"前锋方案"。

123.jpg

  • 建三江党建

    微信公众平台

  • 建三江发布

    微信公众平台